【远东科普】一次肠镜,帮他保住肛门、保住肠

烂了皮的橘子,
外科需要将皮连同果肉一起切掉。

而内镜手术ESD,
可以靠内镜医生细致、耐心、重复、精细地操作,
将烂的橘子皮剥掉,
但让橘子的果肉保持完整!

给患者最大获益!


如果说腹腔镜技术给外科带来了微创治疗,那么,内镜技术则将一部分手术带入“超级微创”的水平。


对于患者来说,早期的消化道肿瘤,通过内镜下切除可以达到跟外科手术一样的获益。
黑龙江远东医院消化科主任石春林(原黑龙江省医院消化内科及腔镜中心主任),近日就成功为一位患者进行了ESD手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一次肠镜,一次成功的ESD手术,让他保住了肠、保住了肛门。

 

FAR EAST
大便不成形→肠镜

→发现乙状结肠肿物

 

“来做肠镜的患者,有的有症状,有的没症状,像这位男患者在门诊的时候就说自己没什么症状,唯一提到的就是出现过大便不成形。一做肠镜就发现了结-直肠多发息肉、乙状结肠肿物(呈扁平状)、结肠多发憩室和直肠炎。”石春林主任说。
在奥林巴斯CV-290结肠镜高清可放大的内镜视野下,医生在患者的乙状结肠看到了一个几乎占据半个以上肠腔断面的肿物,并且肿物表面充血、糜烂、结构异常,“这说明血供丰富,意味着会长得很快,也可以说是癌变的速度会很快。”
石春林主任进一步解释,“通常肠息肉转变为癌需要5-10年时间,但实际上有一些息肉的恶变速度是很快的,说不上一年或者两年就是癌了。”
这位患者很幸运,他进行了肠镜检查,及时处理了这个乙状结肠肿物。

 

FAR EAST
及时进行ESD

保住肛门、保住肠

 
ESD的全称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
ESD通过内镜,在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这位患者发现得还不算太晚,所以手术后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如果他过几年再来治,按肿瘤目前生长的位置,是要切一段肠、切肛门的。”石春林主任说。

 

FAR EAST
40岁以上

就应该做肠镜

 

肠镜,40岁以上人群都应做。
黑龙江远东医院消化科主任(原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二科主任)朱春兰介绍,通过结肠镜,医生可以观察到整个结直肠黏膜的情况,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至回肠末端的肠道黏膜。
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结直肠癌的发生,起源于“小小”的息肉。
它是由肠道局部黏膜异常增生而产生的一个个扁平或突出的“小隆起”,最初可能仅几毫米大小,并且多数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
然而,它会耐心地潜伏在患者肠道中,静静地长大,等待时机,直到在特定时机下发生癌变。
肠道增生转变为癌的全过程: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


而这一切,
只要您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早期发现,
早期切除,
就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