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从脚冰凉到“风火轮” 东北阿姨重获行走自由

68岁的张阿姨曾饱受下肢疼痛折磨:“脚底板像踩钢板,脚凉,麻木,小腿疼痛,走200米就得歇。”这其实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典型症状——血管堵塞导致下肢缺血,轻则疼痛麻木,重则面临截肢风险!该病早期常被误认为“老寒腿”,但若放任不管,血管斑块会不断堆积,堵塞血管,引起患肢缺血,严重时会造成患肢溃疡,甚至坏疽,最后导致截肢。

传统手术虽能解决血管堵塞,但许多老年人因高龄、基础病较多、血管条件差无法承受开刀风险。张阿姨患有糖尿病十余年,血管脆弱如“老树根”,手术可能诱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像她这样的患者,亟需一种更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案。

在她得知由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下肢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徐显章主任带领医院专家组及科研团队打造推出的“LE国际标准化治疗体系”在治疗下肢血管病方面有着显著的成效,具有无创伤、不手术、无痛苦的特点,张阿姨立即来到医院。

在远东医院接受“LE国际标准化治疗体系” 治疗的第3天,张阿姨就觉得脚的温度恢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那双曾经被束缚的患腿,终于恢复正常,重获行走自由的喜悦让她对治疗效果赞不绝口。
 
徐显章主任介绍:远东医院采用的“LE国际标准化治疗体系”,以四联疗法破解下肢血管疾病:

EDS纳米光技术:像“血管吸尘器”般清除血液垃圾,提升红细胞携氧能力,让僵硬的血管恢复弹性;

ESD纳米血管重建:精准定位堵塞血管,将溶栓药物精准送达到病灶,快速打通生命通道;

VTC -血管通治疗舱 :采用无创无痛非侵入疗法,靶向照射病患处,显著提升红细胞能量、增加带氧量与弹性活力,从而活化血液循环、修复神经病变、清除斑块垃圾、重塑血管功能;

日本医蛭:利用水蛭素天然抗凝特性,温和化解血栓,重建侧支循环。

徐显章主任特别提醒: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建议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者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下肢动脉彩超检查。若确诊下肢动脉疾病,应尽早接受规范治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或处于疾病早期阶段的人群,可采用 "LE 国际标准化治疗体系" 进行干预。

温馨提醒:一旦出现腿疼,特别是伴随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治疗。